本站首页 返回顶部 关于博主

做事情被打断时的优先级处理

PDF版
有次去医院,到医院的复印室让工作人员帮我复印一些资料。复印快完成的时候,一个人在窗口问这位工作人员一些事,她马上放下复印的工作,跑到电脑前去帮这个人查资料;不到半分钟,电话响了,她又拿起电话…
挂掉电话之后,再帮这个人查完资料,最后再帮我复印剩下的一页资料。而最后复印一页资料的时间,不超过20秒。
 
这位工作人员处理问题的方式让我感觉有些新鲜,她默认后面的事情优先级比前面一件事情更高,当在做事情A(复印)时,来了事情B(查资料);先保存A的状态,放到代办事项的顶部,然后去处理B;当事情C(接电话)来了的时候,保存B的状态,放到代办事项的顶部,去做C。等事情C做完了之后,从待办事项的顶部拿出事情B,B做完了,继续从待办事项中拿出A,直至所有的待办事项完成。
这不是堆栈的工作方式吗?
 
读书时,在数据结构这门课里,提到了递归与非递归。当权衡使用递归还是非递归的方式时,如果更加关注程序的执行效率,希望程序运行更快,占用更少的内存,那么无疑会选择非递归;如果更关心程序的开发效率,希望更快完成开发,我的CPU很快,内存很大,至于运行速度慢点,我也不介意,那么肯定会采用递归。
在递归调用时,每调用一个函数,就会把的状态(包括局部变量等)压到堆栈里,直到这个函数运行完了才退出堆栈。 如果递归次数太多,太多的嵌套函数调用可能会导致堆栈溢出。
回到刚才医院工作人员的这件事,事情A(复印)与事情B(查资料)两件事情的优先级一样,应该采取队列的方式,当事情A处理完再处理B;当碰到事情C(接电话)时,因为事情C的优先级更高,此时应该打断事情B,做事情C。
否则,每碰到一件事情B就放下原来的事情A,站在当事人的角度,一方面降低工作效率(因为在做事情B之前要保存原来事情A的状态,做完事情B之后要获取原来事情A的状态),另一方面还要耗费很大的精力(保存状态需要堆栈存储数据),事情很多时也容易出错,还会增加焦虑感。站在第三方的角度,事情(如复印、查资料)耽搁了很久没有完成。也就是说,这是一个双输的结果。
 
结论:当两件事情优先级相同时,采取队列先进先出的工作方式;当后面事情优先级更高时,采取堆栈的方式,先进后出。




请你留言

Protected with IP Blacklist CloudIP Blacklist Cloud